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华西都市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6/08/15

IMG_1770.jpg

  8月12日,《华西都市报》a07:版特刊以《站在科技的肩膀上,实现医者仁心》为题专版报道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现将原文(链接: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60812/va07.shtml)转发如下:

 

  8月1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见到李开南,他一身白大褂,逻辑严谨,举手投足间温文尔雅。正是这个身影,让患有骨科疾病的病人最安心、最暖心。

 

  过去31年,李开南在骨科疾病领域刻苦钻研,1998年,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0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获四川省优秀青年科技带头人,当时全省仅10人获此殊荣……在2005年,他所带领的骨科成为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在2007年成为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

 

  从业31年,他始终践行着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四川省创伤与骨科领域的掌门人,经他治疗抢救回来的病人已经上万例。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始使用高新技术,来为病人减轻痛苦,他感慨道,“只有对新技术的无限追求,才能让骨科永远站在技术前沿”。

 

  用3D打印机治好了骨肿瘤

 

  一台半米高的“大箱子”里打着一盏“探照灯”,伴随着一阵阵细小的嗡嗡声,一支喷头在下方的塑料模板上来回描画。这是1月18日记者在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见到的情景。这不是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台3D打印机在打印骨肿瘤模型。

 

  该模型与成都的刘婆婆体内所长的骨肉瘤丝毫不差,直径32厘米。刘婆婆股骨和胫骨间长了拳头大小的骨肉瘤。肉瘤及周围骨头有众多小孔,里层和外层有不少小刺,参差不齐,“这是被肿瘤浸润破坏的膝关节。”李开南介绍。

 

  两年前,成都的刘婆婆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上了骨肉瘤,2015年12月,她找到了李开南。为了给刘婆婆精准地制定手术方案,李开南带领医疗组使用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已有的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完全尺寸的肿瘤模型,最后为刘婆婆定制出了关节局部的假体。

 

  “病人通过3D打印治疗,手术时间比一般手术少了一半。因为有了术前方案,还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出血量,降低病人的感染率。”李开南相信,3D打印技术目前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骨科机器人缩短手术时间

 

  1998年,全国第一颗用于骨科手术的可吸收螺钉就在成都诞生,18年后,李开南带着“骨科机器人”为成都骨科医疗史写下光辉的一笔。2016年5月,李开南利用机械臂的精确运动创造导针置入路径,为一名因车祸骨盆骨折的中年女子,实施了经皮微创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这次手术,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正式在成都投入使用。

 

  面对众人褒奖,李开南淡淡一笑,他简单地说:“我因为对这个技术很感兴趣,就加入进来了。其实没什么。”一谈到技术,他又极为认真地解释道:“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给这位病人手术,至少要三个小时,但如果通过骨科机器人精准定位,那么,能很大程度上减少病人的创伤和出血量……缩短了病人康复的时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据了解,这次骨科技术机器人的研发由清华大学、成都大学等4所高校参与,涉及机械、医学、工程学和动漫等多个学科。“这种机器人依靠X光、CT影像学等进行骨科微创手术,不仅能降低手术风险,还能使手术创伤更小。”李开南介绍,由于创伤小,理想状态下,病人能在第二天下床行走。

 

  为艾滋病骨折病人手术

 

聊起过去,李开南笑道,我原想学理工专业,但因为父母的原因,才被迫学医,“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慢慢爱上了这一行业。”在行医31年里,他遇到了无数患者的感谢,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则是一名骨折瘫痪的艾滋病人。

 

  2012年,40岁的刘先生在家摔伤,造成胸腰椎骨折。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却没想到,很多医院不敢为其手术。当时,刘先生的家人找到了李开南,希望医生能救救他。李开南回忆,“病人摔了五六天后来找到我,当时走不了路,下半身都完全瘫痪了。”

 

  当大家得知病人是艾滋病人时,都很担心。李开南却动员了周围的同事:“想要和我一起做手术的,自愿报名!”通过两三天的准备,完备的预防措施,他和同事完成了手术。随后,病人家属找到李开南的办公室,“硬塞红包,还大哭起来,我不要,她一直守在那里。于是,我就让护士把钱全部都转到了病人的住院费中。”李开南说,“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病,病人找到你,就要医治。我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病人。”


  (编辑:王麒钧 责编: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