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文/何川)10月19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川副教授团队为一位71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进行了冷冻消融治疗,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为四川省率先开展该项技术的单位。
患者刘大爷,反复胸痛、心悸10多年了,医生告诉他患的是冠心病、阵发性心房纤颤。2年前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术后胸痛症状有所缓解,但心悸症状却越来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苦不堪言。这时他想起一直信任的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来到医院希望得到有效治疗。心血管内科医生仔细评估刘大爷的病情,刘大爷的房颤症状已经达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水平的程度,且刘大爷年龄偏大、合并冠心病等,未来出现严重房颤相关事件的几率很高。进行消融手术,控制房颤复发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像刘大爷这样的老年患者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差,如果采取常规的射频消融,恐难完成手术。
心血管内科团队经过缜密分析,决定为刘大爷实施国内刚刚开展、四川省内还没有做过的冷冻消融术。相比以往传统手术,冷冻消融术更具安全性,手术时间相较于传统手术的5个小时缩短至1.5个小时,手术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减少了术后房颤发生率。值得一提的是,冷冻消融术对患者自身身体条件和对手术的耐受度都有所降低。
经过详尽完备的术前准备,10月19日,心血管内科团队精心细致操作,刘大爷的冷冻消融手术顺利完成!同时这也是四川省第一例冷冻消融手术。术后刘大爷状态良好,目前正在康复之中。
【延伸阅读】 1.什么是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又称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时心律变得不整齐,时快时慢,患者常有明显的心悸症状,心电图表现为正常引导心律的P波消失、心律绝对不齐。房颤起源于心脏特别是左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发病初期症状轻,多为阵发性,不易捕捉,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房颤发生时程越来越长,甚至进展为永久房颤,严重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另外,房颤发生时心房血流紊乱,极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往往导致患者中风、死亡。国外统计的数据,在20岁以上成年人中每4人即有1名房颤患者,初步估计我国房颤患者超过800万人。和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率约增加2~3倍;30%左右的缺血性中风与房颤相关;房颤还会导致脑白质的损害,使患者认知功能降低,导致所谓的血管性痴呆。约40%的房颤患者每年至少住院1次。可见,房颤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心房和肺静脉相交接的地方是触发房颤的常见病灶。所以,针对这个“相接处”进行射频消融,也就是常说的肺静脉隔离(PVI)是房颤治疗的基石。对于阵发性房颤,尽早进行消融,不仅能够预防房颤发作,更能防止心房病变进一步进展,治疗成功的患者可以摆脱长期口服抗凝药和抗心律失常药,避免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2.冷冻球囊消融技术优势 以往进行PVI手术,是通过逐点加热消融的方式来隔离两侧肺静脉传导,手术耗时长,操作复杂,且患者常常疼痛难忍,并发症发生比例也高。而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开展的冷冻球囊消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热门、关注度最高的房颤消融新技术。冷冻消融的原理是将冷冻球囊紧贴肺静脉开口,通过冷冻剂蒸发带走热能,使消融部位温度快速降低,局部组织坏死,造成环形损伤从而阻断来自肺静脉的异常电信号,达到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的目的。冷冻球囊消融(冰)的效果不亚于传统的逐点热消融(火),但手术时间更短,操作也更简便,同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方便的方法,已经通过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阵发性房颤或者持续性房颤的患者,经专科临床医生初始评估之后,可遵医生建议考虑冷冻球囊消融治疗。
(编辑:王麒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