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消息(文/邓磊)11月1日,石渠县德荣玛乡迎来了一群远道而来的“客人”—9名来自成都市各单位的援藏医疗专家组成医疗团,到德荣玛乡中心校开展义务巡诊活动,全校师生173人次接受义诊。 多方联动 心系学生卫生健康 德荣玛乡地处海拔4400米的川西高原,属于深度贫困乡镇。受牧民生活习惯、高原艰苦环境等影响,乡民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中心校162名学生入学以来,从未接受过系统体检。“援藏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既有承前启后的传承,也有星火燎原式的希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藏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向牧民群众传达关怀。”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对口支援“传帮带”石渠临时党支部书记邓磊医生谈到开展这次活动的初衷。 


克服困难 不远千里送医上门 乡路冻滑难行,载着医疗队的汽车顶着厚厚积雪,一大早就从县城出发,蜿蜒攀上了4400米的德荣玛乡驻地。医疗队的到来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代表为专家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鉴于工作量较大,专家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工作。在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医疗专家们向大家讲授日常预防保健知识,其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讲解,还吸引了校外群众驻足聆听。随后,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排好队,医疗专家组医生们一一为162名孩子们进行了身高体重、体格检查、视力、口腔等系统体检。孩子们对体检充满好奇,他们用不熟练的汉语向医生们提着问题“叔叔,这是什么意思”,“阿姨,我的牙齿是不是有点问题”,对医生们充满了信任和亲近。在场医生们和蔼地回答孩子们的提问,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并提醒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注意事项。体检结束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马昭平向五、六年级的学生介绍了青春期生理常识,通过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阐明了身体变化和卫生知识,帮助他们正确应对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久久为功 聚力援藏事业后效 义诊结束后,党支部组织委员段玉梅医生代表党支部向部分学生捐赠了御寒衣物,她感言到“可爱的孩子们虽然在高寒高海拔高紫外线的恶劣环境中生活,但他们的笑容就像这高原的蓝天一样非常纯净,他们也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 针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多发龋齿、氟骨病、严重脊柱畸形、扁平疣等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几个突出病例,专家组决定尽快分析整理数据,及时向卫生、教育等行政部门提供体检报告,多方联系扶贫或慈善基金,发挥各自所在医疗单位的专业特长,争取早日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治疗,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尽一份力量。
(编辑:王麒钧 责编:孟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