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利用加速康复外科助力99岁老人股骨颈骨折重新站立行走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12


本网消息(文/员晋)近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一位股骨颈骨折的99岁老人,面带微笑独自站立行走出院了。谁能想象她就是半个月前痛苦呻吟着的老婆婆!当时她卧床、疼痛、不能翻身,家里8位儿女、还有几十位孙辈儿,焦急忐忑,以为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婆婆,很难挺过这一关,直到加速康复外科助力这位老人能独自站立行走,病房里的病友和家属,奔走相告,都说这是奇迹。“不,这不是奇迹,这是医学科学的进步,这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能实现!而且这早已不是第一次做到”骨科关节及运动医学组长、主任医师员晋教授如是说。

 

员晋教授所说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是2001年Kehlet 和Wilmore共同提出的新理念,其核心就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需要多学科研究。

 

员晋教授带领的骨科关节及运动医学组团队,从2011年开始,紧密跟踪学习关节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专家共识,详细研究具体操作流程,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策略。

 

当老人家来到病房的那一刻,员晋教授立即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与老人的家属们沟通后,立即启动ERAS。同时,员晋教授发现老人有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重度营养不良,贫血等。这时候,便充分发挥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在邀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评估处理后,根据ERAS流程预案,在分管业务副院长李世云教授组织下,医务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血液科、心内科、肾内科、麻醉科、营养科、骨科关节及运动医学组等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研究对策,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确定手术方案。

 

在医院首席专家、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的参与下,采用微创SurperPATH技术,成功为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微创SurperPATH技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创伤较小、术中显露更加清楚、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对体位无特殊限制、提高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等优点。患者在术中采用氨甲环酸控制出血,术前术后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手段,老人并没有进行输血,术后第二天便下了地,通过康复训练老人已经可以自如的使用助行器行走。

 


每天员晋教授查房,老人家总会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因为整个过程相关科室的紧密配合,骨科关节及运动医院团队紧盯各个细节,落实细节决定成功的理念,使老人的整个围手术期得以顺利度过。终于,老人每天的疑问,在不多久后便得出了答案。临近出院时,老人家属送上感谢信,以表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团队精湛医技和崇高医德的敬佩和感谢。




  (编辑:王麒钧 责编: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