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消息(文/谢林峰)2018年3月,按照四川省卫计委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的相关要求和统一安排,我离开还未满月的女儿,来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生命禁区”——石渠县。到达县城那一刻起,我深知我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更是成都大学附属医院1300余名职工的形象缩影。我工作表现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石渠县10余万群众对成大附院的认可。所以在整个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期间,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克服困难,讲奉献、不讲条件,继承发扬“缺氧不缺精神 吃苦不怕艰苦”的实干精神,大力弘扬“团结奋进讲奉献,勤政为民谋发展”的工作作风,以更多的正能量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 克服困难,深入调研 3月9日,刚来到石渠县,心慌、头疼、失眠等症状时刻伴随,我和大部分人一样,也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氧饱和度一度下降至60%,心率高达130次/分。 当天晚上便接到外科的电话。外科收治了一位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患者急需手术治疗。由于我的身体还未完全适应高原环境,从某个层面来说,直接让病人转院治疗,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是我毅然拒绝了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仍然坚持手术,手术完成顺利,然而我的全身也被汗水湿透。 
到了第二天,在义诊和调研中,我对每一名前来就诊的农牧民进行仔细地检查及耐心地解答,这也让我对当地的健康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同时,我还结合当地医院实情与自己的专长特长,制定了石渠县肛肠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利用各种途径将汉文疾病宣传资料翻译成当地老百姓能读懂的藏文。使得老百姓对常见疾病有了进一步了解,并愿意到医院来看病就诊,这也算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吧! 精确帮扶获肯定 在此次精准扶贫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传帮带”的重要性。我认为,对受援单位石渠县人民医院留下技术、留住人才、留下健康是工作的核心。所以我在工作中对当地医务人员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开展培训,并督促学习,定期开展教学查房,对每位病人严格规范问诊、查体,以严谨的医疗作风深深的影响每一位受援医务人员,在工作之余与当地医护人员成为知心朋友,和他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进步。 
3月15日凌晨,石渠县人民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电话,收治了一位“睾丸扭转”患者,由于我在之前的外科急诊处理讲课中提及过该病种,这才没有出现误诊或导致延误病情的错误处理,给予睾丸扭转手法复位后,患者痊愈出院。5月27日,石渠县人民医院迎来了自建院以来年龄最小的阑尾炎患儿,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年龄最小的阑尾炎病人。患儿仅仅2岁,患阑尾炎已近一周。由于该患儿在外院被误诊致病情延误,白细胞数量巨高,并出现腹膜炎体征。在术前与患儿家属沟通时,患儿家属表示“我们相信你们成大附院的医生,我们愿意将儿子交给你们,即使最坏的结果我们也不责怪你们”。在这份重托和信任下,我顺利完成手术。 仁心仁术填空白 在来石渠县之前,早有听闻当地条件艰苦,医疗设施设备简陋,开展手术风险较大。有人建议最好不要做手术,尽量转院处理。但我心想,即使条件再艰苦、再简陋,比起战争时期总要好得多嘛,总要先进得多嘛!总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放弃医生治病救人的天职!作为成大附院的医生坚决不能这样做! 
来到石渠县人民医院已经一月有余,但是外科手术量仍未见提升,大部分老百姓宁愿到几百公里外的青海省去做手术,也不愿意在当地县医院做手术。看到这类情况,作为外科医生着急呀!我只有通过不断到当地各企事业单位去讲课义诊等方式推广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成大附院的医生来了,成大附院的医生不仅带来了技术,更为你们带来了健康呀! 3月15日,石渠县人民医院收治了首例睾丸扭转患者;4月9日,收治了首例肛肠科患者;4月13日,收治了首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患者;4月15日收治了首例隐睾患者;4月17日,完成了首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月20日,完成了首例无张力疝修补术;5月10日,完成了闲置了长达2年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月13日,完成首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医院手术量由过去平均每月10台上升为每月近60台!老百姓现在愿意来石渠县人民医院就诊了,纷纷表示成大附院的专家们在,我们不害怕手术。由于填补石渠县多项手术空白,手术事迹还受到甘孜州电视台广为报道。令人欣慰的是,在我离开石渠县后,该院的医生已能独立开展多项手术,这也是我作为“传帮带”老师的最好的褒奖。 
4月12日,一位年仅25岁的泡型肝包虫(虫癌)患者,重度黄染,重度营养不良。她在成都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有过两次就诊经历,但得到的回复是:由于肾、大肠、小肠、胃、膈肌等多个脏器受累侵犯,失去手术时机,只能回家关怀治疗。面对她那双对生命渴望的眼睛,面对她父母对疾病无助的眼神,经过对疾病的推敲和讨论,我们选择了手术,历时6小时,顺利完成。虽然只是姑息性切除,但也缓解了疾病对各个脏器的受压。术后患者皮肤颜色逐渐恢复正常,体重也由术前35公斤升至45公斤,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出院那天,患者家属为我们献上了圣洁的哈达,并说我们是石渠县人民医院的活佛,是成大附院的好门巴(医生)。我深受感动,我想这是对我们医生这个职业的肯定,这是对我们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传帮带”医疗队伍工作的肯定。 三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很快就结束了。参加完最后一次工作交班,我便踏上返回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路。在交班会上,我向每位同事道别珍重,会上不断有人哽咽流涕,为我献上金色的哈达,真情实感难以言表。我相信这是对我三个月“传帮带”工作的认可,这是对成大附院医疗队伍的认可。 我们不辱使命,将成大附院这面旗帜永远插在了石渠县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担当,我们无愧于门巴的称呼,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编辑:王麒钧 责编:孟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