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动态血压监测”知多少?

浏览次数:    更新时间:2024/08/26

心血管内科医务人员常常面对来自患者的“灵魂拷问”:医生,我在家自己测血压都正常,为啥到你们这儿就整成高血压了啊?今天咱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好好唠一唠高血压诊断的“那些事儿”。


高血压被称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因为患有高血压的病人通常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从而未被发现,或者发现了未受到重视;但是升高的血压会对心、脑、肾、眼和血管产生持续的损害,最终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中仅有一半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情况,并且不到两成的人血压得到了控制。

图1:高血压的危害性


一般而言,通过医生在诊所测量得到的血压,我们称为诊室血压,它只是就诊时的即刻血压,不代表全天24小时的血压水平,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家庭自测血压的影响因素也很多,血压计的类型与精准度、测量时间、袖带松紧度、测量时的体位及活动情况等,因此诊室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情况。


相较于诊室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就是使用一个便携且可以自动测量的血压计,24小时内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测量一次血压,通常白天每15—30分钟测量1次、夜间每30—60分钟测量1次,累计可以记录到20—80个血压值,从而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整体情况。


图2:动态血压监测


▷ 高血压的诊断

由于运动、情绪和饮用咖啡/茶等因素都会造成血压波动,因此诊断高血压首先需要排除上述因素,然后在不同日多次测量取得平均值,如果血压确实高于正常值,方可诊断为高血压。


目前,各国的指南都推荐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来明确高血压的诊断。如果在诊室血压升高(≥140/90mmHg),首先建议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日间平均血压≥135/85mmHg或24小时的平均血压≥130/80mmHg则进一步诊断为高血压。如果血压未高于上述标准,则暂时不能诊断高血压,医生通常会建议改善生活方式、3-6月后诊所随访。


图3:诊室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图4: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动态血压监测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发现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就像图5显示的,清晨高血压和夜间高血压,由于受到就诊时间的限制,不能被诊室血压发现;日间高血压与特殊情境有关,通常在诊所就诊或体检时血压并不升高。这些都是常规诊室血压的“盲点”,但是它们对健康的危害却更大,因此堪称真正的“隐形杀手”。


图5:诊室血压正常的高血压


▷ 清晨高血压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心肌梗死、猝死及中风等发病高峰均在清晨觉醒前后4—6小时,而清晨血压过度升高可能是其主要原因。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的血压,可以用于评估有无清晨高血压。另外,早上测量家庭血压也可以发现清晨高血压。


▷ 夜间高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血压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睡眠时的血压较白天清醒时下降10%-20%。如果夜间睡眠时血压没有充分下降或者反而较白天升高,就是昼夜节律消失;如果夜间平均血压超过120/70mmHg,就是夜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或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即使诊室血压和24小时平均血压正常,也会对心脑肾血管造成持续的损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目前只有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才能评估血压昼夜节律和检查有无夜间高血压。


▷ 隐蔽性高血压

隐蔽性高血压是指病人每次诊所测量血压正常,而在诊室外血压升高。隐蔽性高血压与持续性高血压具有相似的危害性,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有效发现这种情况,医生可以及时予以干预,从而尽可能地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等的损害。诊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但已经出现明显的心、脑、肾及血管损害,或者临床有反复头晕、头痛,而没有其他可解释的原因时,需考虑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筛查隐蔽性高血压。


▷ 白大衣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还有一个优势是可以发现一种“假性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它与隐蔽性高血压的情况正好相反,也就是说病人每次诊所测量血压升高,而回到家中血压恢复正常。如果不行动态血压监测,就会被诊断为高血压,开始长期服药治疗,给病人精神和经济上造成负担。白大衣高血压者,同正常血压者相比,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并没有明显增加,因此无需药物治疗;但是,白大衣高血压发展为持续高血压的风险较正常血压者高2-3倍,因此需要加强随访,定期复查动态血压监测。




2020版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提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识别和诊断高血压、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降压疗效、指导个体化降压治疗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这下,你能回应来自患者的“灵魂拷问”了吗?


来源:心血管内科 程安帮